上海酒駕律師解析:酒后坐副駕被判刑,危險駕駛罪的共犯責任
在繁華的都市中,酒駕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。自危險駕駛罪入刑以來,國家對酒駕行為的打擊力度持續加大。然而,許多人或許并不知道,即使沒有親自駕車,僅僅因為與酒駕者共同實施危險行為,也可能觸犯法律。近日,上海酒駕律師就解析了一起酒后坐副駕被判刑的案件,揭示了危險駕駛罪共犯的責任。
一、危險駕駛罪共犯的情形
根據司法實踐和相關法律規定,危險駕駛罪的共犯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:
在飲酒過程中,行為人明知駕駛員必須駕車出行,仍極力勸酒或脅迫、刺激其飲酒,且飲酒后不給其找代駕的行為。
行為人明知駕駛員飲酒,教唆、脅迫或命令駕駛員駕駛機動車輛的行為。
車輛所有人明知借車人已經醉酒且要求駕駛機動車時,仍將車輛出借給借用人的行為。
二、具體案例分析
以蘇州市虎丘區法院審理的一起案件為例,被告人蔣某是一家KTV的工作人員,張某則喜歡呼朋喚友聚餐唱歌。在一次聚餐中,張某飲酒后駕車載友來到KTV繼續娛樂。期間,兩人繼續暢飲,直到次日凌晨。張某自覺不勝酒力,于是將車鑰匙交給蔣某,由她駕駛該車搭載眾人離開。然而,蔣某在飲酒后駕車撞上馬路中間的護欄,被交警查獲。
經鑒定,蔣某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遠超醉駕標準。法院審理后認為,張某明知蔣某大量飲酒,仍將自己的汽車交給其在道路上駕駛,兩人的行為均已構成危險駕駛罪。根據刑法中共同犯罪的理論,張某和蔣某均系主犯。考慮到兩名被告人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,法院最終判處兩人拘役一個月,并處罰金兩千元。
三、重要提醒
這起案件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示:首先,不要向醉酒的人員出借車輛;其次,不向駕駛員強行勸酒或指派、脅迫醉酒的駕駛員駕駛機動車;最后,開車不喝酒、喝酒不開車應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為。
在司法實踐中,危險駕駛罪的共犯情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飲酒過程中的勸酒與脅迫:若行為人在明知駕駛員需要駕車的情況下,仍極力勸酒或采用脅迫手段促使駕駛員飲酒,且事后未為其提供代駕服務,將被視為共犯。
明知駕駛員飲酒仍命令其駕車:行為人若在知曉駕駛員飲酒的情況下,仍然教唆、脅迫或直接命令其駕駛機動車輛,同樣構成危險駕駛罪共犯。
車輛所有者的責任:當車輛所有人在得知借車人已處于醉酒狀態,卻依然將車輛借予其駕駛,這種行為亦屬于危險駕駛罪的共犯范疇。
此外,危險駕駛罪不僅僅限于酒駕一種情形,還包括追逐競駛等其他情形。這些情形均有可能存在共同犯罪。因此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嚴格遵守交通法規,切勿因一時之快而觸犯法律。
四、結語
上海酒駕律師提醒廣大市民朋友,法律面前人人平等。在危險駕駛問題上,無論是親自駕車還是作為共犯參與其中,都將面臨法律的嚴懲。讓我們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安全、和諧的交通環境。
相關閱讀
-
上海暴力犯罪律師談唐山燒烤店事件專業觀點詳細閱讀
關于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很多自媒體博眼球式的胡說八道,很多專業法律人都看不下去了,上海暴力犯罪律師認為彭新林教授的觀點要專業的多。三聯:網民之所以有討論和爭議,主要是因為他們擔心傷害識別帶來的定性和定量錯誤。例如,2016年麗江女游客被陌生人騷擾和毆打后,她們的外表也受到了很大影響。最嚴重的犯罪者被判處三年半徒刑,許多人認為他們的判決很輕。在世界各地的法律體系中,是否有任何評估暴力過程并影響定罪的性質和結果的方法?包括對受害者的心理影響和對社會基本道德的挑戰,國外是否試圖將其納入量刑?
-
上海律師曹宸談范冰冰8.8億詳細閱讀
上海律師曹宸談范冰冰8.8億--這樣對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逃稅大戶都懸上“頭頂之劍”而從嚴,對于小戶“首次”則從寬。小戶賺錢不容易,都是普通老百姓,被查出偷漏稅,補補罰罰就可以了
- 詳細閱讀
- 詳細閱讀